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1.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2. 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4. 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二、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1.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三、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2.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一、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一、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意义:(1)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有利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识和行动。(2)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2(.1).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十个坚持)①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要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坚持立法先行,完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②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③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