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

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_第1页
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_第2页
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_第3页
分布式存储技术架构方案在线存储近线存储校期归档存储1. 需求分析1・1•应用数据流逻辑架构如下图表示,整个系统应用数据流结构。根据数据流和应用情况,得出下面要求:1)用于存放流数据的存储分为在线、近线和长期归档三部分,容量需求分别不低于 150TB、600TB 和 4PB;2)另有用于管理和索引的数据库、以及服务器虚拟化数据,各占5TB 的空间,共 10TB 空间;3)在线数据保留 7 天(可根据要求进行灵活修改),7 天后自动迁移到近线存储(采用廉价磁盘);迁移后,对应用访问的路径不变。更长时间的数据(如 100 天),将按照策略归档到离线光盘库设备;4)流数据的性能需求o 在线存储能够支撑 3 路 200MB/s 写入流、12 路 100MB/s 写入流和 15 路 lOOMB/s 读取流,即近 2GB/S 持续写和 1.5GB/S 持续读的并发读写需求。o 在线到近线的迁移速度,应达到 2OOMB/s。o 近线存储读取速度,可以达到单路 80MB/S,支持大于 15 路读,总共 1.2GB/s 读。5)自动解决在线存储上的碎片问题,保证性能;1.2.需求分析1.2.1. 管理数据库和虚拟化数据融合部署流数据为典型的顺序 I/O,OLTP 类型管理数据库根据程序类型,存在随机和顺序 I/O 多种情况,服务器虚拟化在存储介质中表现为封装好的文件,具备空间局部性特征。国际主流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倾向扁平化、大二层组网,融合架构兼具可控性和高扩展性,因此建议合并部署。1)流数据部署在高性能分布式存储-提供极高的 I/O 吞吐性能,并按照在线、近线和离线三部级存储进行署。下面的文字将主要对这部分需求进行讨论和分析。2)管理数据库部署在通用磁盘阵列存储上,提供高效的 OLTP性能、集成于应用的管理和数据保护功能。这部分存储容量需求为 5TB,主流的企业级存储都可满足要求。3)服务器虚拟化部署在高性能分布式存储上,充分利用分布式存储性能优势和数据多副本优势,提供高可靠的集群文件系统功能。由于虚拟化服务器主要使用计算资源,而分布式存储 I/O 需求较大,有效利用技术优势,利用 Hypervisor 底层充分整合分布式存储,构建智能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1.2.2.在线和近线存储性能分析在线存储可用容量需求为 150TB。性能方面,用于生产的性能需求为:并发达到 1.8GB/S 的持续写入和 1.5GB 的持续读取。1、近线存储性能指标:这就要求,近线存储能够满足以下的并发 I/O 要求:1.8GB/S 的写入,同时还有 1.2GB/s 的读取,以及向磁带库(三级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