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陈咏纪念馆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建设《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 可行性报告 【关键词】 :纪念馆;陈咏;《全芳备祖》;吴越文化传承;可行性研究 前言 台州地处中国大陆东部黄金海岸线上,以“海上名山”著称,“名山各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山水神奇,钟灵毓秀。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荟萃,经千年吴越文化洗礼,生生不息,一帆数千载,历久而弥新。先前曾长期占领中华民族文化高地,近代又得风气之先,文化长河如大江东去,奔腾不息。近代台州,人才辈出,更见星河璀璨,流光溢彩。 陈咏——台州温岭人,祖居晋岙村(原名“泾岙”),布衣出身,穷尽毕生精力,完成中国及世界公认的最早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该书被誉为为世界科普园林的一朵奇葩,芳菲千年而不败。 第 1 页共 9 页建设《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的设想,源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以及 21 世纪文化产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趋势。陈咏后人计划在陈咏故里——晋岙村,建设以北京典型民居院落——四合院为基本雏形的纪念馆,整合区域资源,突出主题,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综合考虑山水田林保护,以文化、生态、爱国教育为品牌,打造温峤镇乃至 XX 县区的历史文化名片。 一、《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 1.1 历史意义 回眸历史发展长河,吴、越二地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过程中,形成“同俗并土、同气共俗”的吴越文化,奠定了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的考古证明,吴越大地,地理位置特殊,曾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一方圣土。数千年的人文昌盛,形成了以“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敢为人先”为鲜明特征的吴越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吴越传统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传承与更新的急切呼唤中,吴越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传承、引领、 第 2 页共 9 页繁荣的功能。《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建设,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历史产物。 陈咏,字景沂,布衣出身,自幼家境清贫,苦学不辍,学问渊博,一生没有走科举仕途,隐迹山川,立志著作。从他 20岁起,开始外出游学于杭州、姑苏、南京、两淮等地,自小酷爱花、果、草、木之名,考察大自然,多方搜集有关植物资料,广集精录,经过数十年的刻苦不懈努力,不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