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淤地坝工程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山西水土保持工作 梁滨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黄河流域涉及 XX 省 10 市 81 县,总面积 9.74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90%,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6.76 万 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 5515t/km2,多年平均入黄泥沙 3.66 亿 t,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以来,XX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一届接一届抓,一任接一任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 2007 年以来,XX 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做出了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重大决策,其中,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被列为重点实施的六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 XX 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历史性机遇,认真组织实施一系列水保生态建设工程,有力推动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1 山西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情况 通过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XX 省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1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1. .两年来,XX 省紧紧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积极调整生态建设布局,逐步丰富和完善大流域建设的治理方略、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技术路线和政策保障措施,逐步由小流域治理向集中连片的大流域治理推进。到目前,全省已初步构建起永定河上游、三川河流域、湫水河流域、汾河上游、偏关平鲁右玉片、县川河流域、桃河流域、昕水河流域、小浪底三门峡水库上游等九大水土保持示范区基本架构。九大示范区总面积 4 万 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26%,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2 万 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 30%。目前,XX 省每年以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6 万 hm2 以上的速度推进,确保了水土流失年治理度达到 3%以上。 1.2 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XX 省各级政府对生态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探索、典型引导、示范推广,现有 6 个市、91 个县出台了有关生态修复的政策,91 个县和全省所有的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区均开展了封育保护工作,每年完成生态修复面积 73.33 万 hm2 以上,生态修复面积累计达到 2.45 万 km2,占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 25%。XX 省右玉、中阳等县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的样板县。通过封育治理,不仅使 XX 省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这一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