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教案高二政治组黄冰丽(2017.5.15)【复习目标】1.识记、理解矛盾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2.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实例。3.提高运用相关解题技巧的能力。4.适当地引导学生关注并尝试解读时政热点。(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重点、难点】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站:考点精解读1.命题规律2.命题趋势3.知识体系的建构第二站:知识全通关考点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特别提醒:矛盾是客观的、有条件的。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区别:含义、特点不同例子:中日关系(2)联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例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例子:生活中与自己联系做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例子:《猫和老鼠的故事》(3)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区别:含义、表现、方法论、错误倾向不同。2.联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2第三站:解题大突破1.巧用标志性词语解答哲学试题(1)方法总结:研究生活与哲学试题中的标志性词语,有助于在考试中迅速把握关键词,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解答哲学试题的正确率。(2)示例: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 15℃—20℃时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时凝固,由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为-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了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C.在矛盾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