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疟疾防治知识讲座总结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我国以间日疟原虫为常见。埋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 37.8℃),称埋伏期。埋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___天,恶性疟___天,三日疟___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埋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埋伏期虫株,可长达 8~___个月。输血感染埋伏期7~___天。胎传疟疾,埋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埋伏期可延长。二、疟疾的临床表现:间日疟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 2~___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三期。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___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发热期冷感消逝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 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红.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___小时,个别达___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第 1 页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 2~___小时体温降低,常至 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整个发作过程约 6~___小时,典型者间歇___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 5~___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4~___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① 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② 体温高,热型不规则。初起进常呈间歇发热,或不规则,后期持续高热,长达___余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