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者决策理论 教学内容:本章在考察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生产者如何在一定成本的约束下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并考察了生产成本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生产成本概念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生产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选择 课时分配:6个课时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要素 生产活动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简而言之,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劳动力是指由劳动力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资本是生产中所使用的由其他经济单位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土地是自然资源的代称。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的管理和组织生产活动工作。 (二)生产的可能性选择 生产可能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厂商以一定的投入组合和这些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出构成了厂商生产的可能性集合。在投入为单一生产要素 X,产出为单一产品 Y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集合可以表示为下图的斜线部分。 图3.1 生产的可能性选择 (三)生产函数 由于厂商力图以一定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在生产可能集中,边缘线尤为重要。这条线反映了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函数被称为生产函数。 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 L和资本 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 Q=f(L,K) 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它具有以下性质: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给两边同取对数,很容易被线性化: (2)其中的参数有明显的经济含义。A表示技术水平,可以表示为 可见,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3)对两边求对数之后的函数的两边求全微分可得: 据此来考察总产量增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贡献非常方便。 (四)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定 1.假定厂商的生产技术具有单调性。如果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来生产产出,如果一种组合的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比另一组合中的少,那么,这种组合至少生产出与另一种组合相同的产量。 2.假定厂商的生产技术具有凸性。即,如果两种投入组合生产出相同的产量,那么,这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也至少能生产出同样的产量。 3.假定生产技术具有正则性。包含两层含义:(1)生产可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