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_第1页
1/23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_第2页
2/23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_第3页
3/23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孕育产生了。14 至 16 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发。当时,腐朽的封建势力和宗教统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在文化教育上的反映,就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是继古希腊、罗马文化繁荣之后在欧洲出现的第二个文化高峰时期。文艺复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是在回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其真实的意义是要利用古代文化中反映人性和人的世俗成就的思想去对抗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并以此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从而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舆论准备。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世俗人文学科新思潮的人则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这一运动的主要思想旗帜,被用来反封建神学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它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反对宗教对人的发展的禁锢。这一运动促进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向封建统治发动了进攻。新教反对旧教的斗争有较广泛的群众性。这一斗争动摇了罗马天主教廷对欧洲教会的统治,使教会从属于国家,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成长与独立,并对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波及尼德兰(约当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地)、法国、英国等国家。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 尼德兰思想家伊拉斯谟(1469-1536)、 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拉伯雷(1494-1553)、 蒙旦(1533-1592)、 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等,他们都在不同的国度里探索、实践,著书立说,阐发希腊罗马教育之所长,汲取中世纪城市大学之精华,把一种清新、活泼的学风带进了学校。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令人耳目一新,伊拉斯谟的《愚人颂》、拉伯雷的《巨人传》、莫尔的《乌托邦》,更是表达了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先声。 归纳这些教育改革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