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九章社会流动

第九章社会流动_第1页
1/10
第九章社会流动_第2页
2/10
第九章社会流动_第3页
3/10
1 经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课程教案 第九章 社会流动 课程名称: 社 会 学 授课导师: 毕 天 云 职 称: 教 授 2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第 1 1 周 授课时数 3 教学章节 第九章 社会流动 授课方式 略讲与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社会流动的涵义、类型以及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2 .熟悉社会流动的模式与途径。 3 .了解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与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社会流动的涵义、类型与模式 2 .社会流动的因素与途径 参考资料: 1.李强,199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 2.李强,2000,《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鹭江出版社。 3.许嘉猷,1986,《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台北三民书局。 4.陆学艺主编,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计划时间 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三、社会流动的模式 四、社会流动的功能 1 .5 学时 第二节 社会流动的因素与途径 一、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二、社会流动的途径 三、中国的社会流动分析 1 .5 学时 3 第九章 社会流动( social mobility)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是社会运行的动态表现之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社会流动是对社会分层的动态分析;因此,只有从静态(社会分层)和动态(社会流动)相结合的角度,才能前面的把握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它是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同时进行的。在早期的社会流动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Pitirin,A. Sorokin,1889-1968)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1927年,索罗金著的《社会流动》一书出版,这是研究社会流动的第一本专著,他的研究奠定了社会流动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索罗金强调对社会流动的定量研究,他侧重研究了社会流动的数量、方向和地区分布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社会流动率提高,更引起许多社会学家的兴趣。在西方社会学界,尤其是在美国,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流动的研究也是伴随着社会分层的研究而展开的,没有社会分层的研究,就谈不上社会流动的研究,因为流动是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或内部的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定义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九章社会流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