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束缚水(bound water) 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自由水(free water) 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 偏摩尔自由能被称为化学势,以希腊字母 μ 表示,组分j的化学势(μ j)为:μ j=( G/ nj)t.p. ni.ni≠ nj,其含义是:在等温等压保持其它组分不变时,体系自由能随组分j的摩尔变化率。换句话说,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在等温等压以及保持其他各组分浓度不变时,加入 1摩尔 j物质所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增量。 体系内 j组分的化学势 μ j则用下式各项之和表示:? μ j=μ o-j+RTlna j+Z j FE+Vj,mP+m j gh 式中 μ o-j:标准状态下体系内 j组分的化学势;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a j:物质 j的相对活度;Z j:物质 j所带电荷数; F:法拉第常数; E:物质 j所处体系的电势; Vj,m:物质 j的偏摩尔体积;P:压力(或溶液静水压力); g:重力加速度;h:体系的高度;m j:物质 j的摩尔质量。 通常将包括电项 ZjFE的μ j称为电化学势(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而将不包括电项,即物质 j不带电荷或电势 E为 0, 即 ZjFE=0的μ j称为化学势。 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用 ψ w表示。Ψ w= (μ w-μ ow)/ Vw,m,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用两地间的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即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直到两处水势差为 O为止。 溶质势 ψ s(solute potential,ψ s)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ψπ )。溶质势可用 ψ s=RTlnNw/Vw.m公式计算,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π =-π =-iCRT计算。 衬质势(matrix potential,ψ m) 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ψ 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若加正压力,使体系水势增加,加负压力,使体系水势下降。 重力势(gravity potential,ψ g)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 集流(mass flow或 bulk flow) 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