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说明 陕西省绥德中学 崔世轮 二○一○年九月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2、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陕西绥德中学 崔世轮 一、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的进一步应用。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解析法。解析法不仅是定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更为后续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奠定思想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教材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后与圆的半径 r比较作出判断;类比利用直线方法求两条直线交点的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根据方程组解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虑到圆的性质的特殊性,以及渗透给学生解决问题尽力选择简捷途径,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课堂上师生着力用第一种方法来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于第二种方法主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总结。 二、教学目标确定说明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 d与半径 r的大小比较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是,在初中学习时,这两种方法都是以结论性的形式呈现,在高一学习了解析几何以后要求学生掌握用直线和圆的方程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是解析法。 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理解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 ② 掌握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与圆的半径 r比较,以及通过方程组解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 通过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② 强化学生用解析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