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我 ——美学课学习报告 “面对浩瀚无垠的美和美学的大海,我常常是望洋生叹。”这是章汝先老师在第一个 ppt里的话,如今的我已经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美学课”学习,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小的感悟,就像老师说的那样,面对美和美学的海洋,我只是一个在沙滩上走来走去的小孩,看老师递过来的她拾起的美丽贝壳。 一、美学与美育 “美学课”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上认识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感受美,提高美的鉴力,提升审美水平与情趣,从而使我们以更加理智和虔诚的心态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虽然我所上的“美学课”仅仅是一门美学理论的入门课,但是我仍然受益良多。美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心理活动。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美的体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一首诗歌回荡脑海: “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我们都是爱美的朋友。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美抒发我们的情感,美陶冶我们的心灵,美铸造我们的精神,美伴随我们的一生。在美的海洋里,我们尽情采撷。在美的世界里,我们留连忘返。我们与美结下不解之缘。我们不懈追求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我们不懈的追求》 ” 二、美的本质 物分东西,理分东西。美的本质是什么?自从柏拉图二千多年前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在美学思想史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时期,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最终的结果。人们在不停地探索。 西方人在探索,“美在物体的形式”、“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美是生活”、“美的本质是永恒的理念”、“美是‘神的光辉的反映’”、“美是一种愉快的情感”、“美是一种心理—物理现象”、“美是一种移情现象”,许许多多的人对美做出了定义,比达哥斯拉、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柏拉图,他们对美的本质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东方,则分为三个派别,以蔡仪为代表的“典型说”:认为美的本质是事物的典型性;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统一说”:认为美的本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统一说”: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不管怎样,我们要认识到,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现象。美诞生于人化的自然或属人的自然。美的源泉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美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与升华。 三、美感论 美感是人类的专利品,是人类具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与享受。美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它包括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