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理论 古代 西塞罗 解释员(意译)和演说家(直译)的翻译: 《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 (一) 译者在翻译中应像演说家那样, 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 外来作品的内容, 以吸引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二)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词死译; 翻译应保留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 “算出”原词的“数量”。 (三)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 式的人物。 (四) 声音与意思自然相连,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这是语言的普 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与词义的自然联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 手段彼此有相通 之处 。这就 说明 , 翻译可以做 到 风 格 对 等 。 贺 拉 斯 (诗 人和批 评 家) (一) 翻译必须坚 持 活 译、摒 弃 直译。 (二) 本 族 语可通 过 译借 外来词加 以丰 富 。 昆 体 良 (西塞罗、贺 拉斯 之后 提 倡 活 译的另 一位 著 名 人物, 以演说家、修辞学家著 称。) 与原作竞 争 :翻译也是创作, 这种创作必须与原作媲 美 , 译作应力 争 超 过 原作。 翻译同 样是创作的观 点 , 早先 已 由西塞罗提 出。但 具 体 提 出与原作" 竞 争 " 之 说的, 却 源 出于昆 体 良 的《演说术 原理》。 哲 罗姆 (早 期 西方基督教 会 四大 权 威 神 学家之一, 被 认 为是罗马神父 中最有学问 的人) 文学用意译,《圣 经 》用直译。 拉 丁 文《圣 经 》。 (一) 翻译不能始 终 字 当句 对 ,而须采 取 灵 活 原则 。他 认为, 各种语言 在用词风 格 、表达习惯、句 法 以及语义、内容等 都互 为区 别 , 因此不能采 用逐词译法 。在很 大 程 度 上重复 了 西塞罗和昆 体 良 的" 翻译是创作" 以及译作必须与原作" 竞 争 " 的观 点 。 (二) 应区 别 对 待 "文学翻译" 与" 宗 教 翻译"。在文学翻译中, 译者可以而且 应 当采 用易 于理解的风 格 传达原作的意思。但 在《圣 经 》翻译中, 则 不能一概 采 用意 译, 而主要应当采 用直译。 (三) 正 确 的翻译必须依 靠 正 确 的理解。哲 罗姆 这一观 点主要是针 对 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