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脏腑痿瘁”,脏腑机能减退,如遇饮食不当、起居不适、风寒外感、情绪刺激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脏腑功能的骤然变化,从而各种疾病接踵而至。因此,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才是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最理想办法。 适应自然,顺天避邪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天人合一”。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 气调 神大论》所说:“夫四 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 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自然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 长寿有着密 切 联 系 ,既 有有利 的一面 ,也有不利 的一面 。有利 的天然之气应当顺应,自然界的不正之气要 及时回 避,也就是“适寒温 ,慎 起居”。 清 净 养神,舒 畅 情志 《素问•上 古 天真论》曰 :“恬 淡 虚 无 ,真气从之,精 神内 守 ,病安 从来 ? ”就是说思 想上 要 保持安 闲 清 净 ,没 有杂 念 ,体内 的真气就能和顺,精 神内 守 而不耗 散 ,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 情”之说,即 喜 怒 忧 思 悲 惊 恐 。一般 情况 下 ,七 情是人体对 外界事 物的不同 反 映 ,属 于正常的精 神活动范 畴 ,并 不能致 病。只 有突 然、强 烈 或 长期 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保持乐观的精神,尽量避免过度忧思悲惊恐,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但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过犹不及。 不同的体质和性格类型,存在着脏腑气血阴阳活动的个体差异,其情志活动也有不同特点,调情志要根据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老年人脏腑痿瘁,精神耗短,“性气不定,止如小儿”。在家庭关系中,晚辈要做到充分理解他们,尽量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饮食有节,戒除偏嗜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体内的真气就能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并不能致病。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