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标文言虚词 一(一)、连词“而”的用法 1、表转折,“却、反而、竟然”之义,或不译。前后在意义上有明显反差和转折的:而听细说、小学而大遗、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表并列,前后词语或短语在结构上通常相似或相同,在句中处于同等地位而并列说明的,或表示两个动作、两件事同时发生的。可译为“而且、且”等,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吾从(之)而师之、而又有剪发杜门、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表结果、因果,“而”前的人事物直接导致“而”后的事情,“而”后的事情由“而”前的人事物引起的。可译为“所以”“因而”“于是”“才”等,或直接用“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今急而求子、夜则以病围 所寓 舍 、而予 不得归 矣、其疾 病而死 、赂 秦 而力亏 、诸 侯 之所亡 与 战 败 而亡 者。 4、表承 接(即 顺 承 ),表示继 前面 动作之后紧 接着 另 一个动作,往 往 译为“然后”等:毕 礼 而归 之、觉 而起、起而归 、归 而求救 国 之策 、以先 国 家 之急而后私 仇 也 。 5、表目 的,表示“而”前的行为是为了 “而”后的事情,有明显的目 的性 、方 向 性 或计 划 性 。通常可译为“来 ”:择 师而教 之; 臣所以去 亲 戚 而事君 者; 缦 立 远 视 而望 幸 焉 ; 籍吏 民 ,封 府 库 ,而待 将 军 。 6、表假 设 ,一般 用于主 谓 之间 ,通常译为“如 果、假 设 、即 使 、就 算 ”等。“而”后的事情未 发生,处于某 种 预 想 状 态 的,较 少:以父 母 之遗体 行殆 ,而死 有余 责 ; 子产 而死 ,谁其嗣 之? (《 左 传 .襄 公 三 十 年 》) 7、表递 进 ,表示意义上进 一步 的发展 或提 高 ,较 少:君 子博 学而日 参 省 乎己 。 8、表修 饰 ,有时可直接译为“地”“着 ”; 或在形 式 上连接状 语和中心 语(动词),在中心 语前表某 种 方 式 、条 件等; 或“而”前的东 西 处于附 属 地位,表补 充 说明,一主 一次 的:今以秦 之强 而先 割 十 五 都 予 赵、不如 因(之)而厚 遇 之、群 臣相视 而嘻 、缇 骑 按 剑 而前、缒而出 、戮 力而攻 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