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1、创伤: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2、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3、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4、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5、颅内压增高:由于某些疾病造成颅腔容积缩减或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0 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综合征。6、脑疝:颅内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7、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8、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并未致病的菌可以变为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感染或机会性感染。9、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过程中,原来的致病细菌被抑制,耐药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新的感染使病情加重。10、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11、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12、逆行性嵌顿疝(Maydl 疝):嵌顿的内容物通常多为一段肠管,有时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形如 W,疝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13、疖: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葡菌、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致病菌致病。14、痈:病因与疖相似,多由金葡菌感染,病变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的细菌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15、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16、丹毒:皮肤淋巴管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肠源性感染:在严重创伤等危重的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肠源性感染。17、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