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气象局工作年报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条例》)要求编制。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受理情况、复议及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年工作安排等七个方面。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一、概述年,市气象局全面贯彻市政府、省气象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信息公开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成立了市气象局局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共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同时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指定专人承担信息公开工作,已逐步建立起“党政领导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参与”的信息公开工作体制。先后制定了《市气象部门深化政务公开实施细则》、《市气象部门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六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监督考核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年,市气象局采取各种措施,突出重点,主动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1.主动公开内容丰富市气象局的职责和机构设置信息,气象法律法规信息,行政许可事项信息,工作报告信息,局务公开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2.主动公开途径多样——市门户网站。包括市气象局机构与职责、政策法规、行政许可、依法行政、行政处罚、收费事项、局务公开等信息,以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办公场所、办公大楼门厅。局领导分工、科室职责、第1页共4页办公地点、电话、负责人信息,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XX省气象局门户网站。在XX省气象局门户网站发布气象业务、服务、科研、防灾减灾等信息70多条。——进驻政务大厅。作为全市首批19个进驻市政务大厅进行办公的单位,主要对防雷工作进行政务公开。——重大气象专报。全年向市委、市政府、市抗旱防汛办公室上报各类决策气象服务材料330期,共发布《重大气象专报》30期。——手机短信、“12121”电话。年,市县台站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暴雨、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总计接收人数36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成果的作用。全年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12次,“12121”语音电话累计拨打量达到10万次。——电视、网络等媒体。12月份甘肃气象频道落地工作,每天滚动播出时长达15小时。——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利用“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重大活动,面向社会主动公开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现代气象业务等信息。3.主动公开重点突出——拓宽信息公开领域。气象信息公开以天气预报准确率、公共气象服务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重点,涵盖电力、水利、能源、林业、农牧、通信、媒体等十几个领域。——细化信息公开内容。按照全过程细化、实化气象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今年新增8种服务产品,针对不同用户发布气象信息产品。——扩展信息公开形式。进一步发挥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等公开载体的公开作用,完善多渠道信息公开体系。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年,未发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市气象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第2页共4页四、咨询受理情况年,市气象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咨询700人次,其中电话咨询500次,现场咨询200人次。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年度未发生针对市气象局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以及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报)。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本年度未产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诉讼相关的费用支出,没有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收任何费用。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年工作安排年,市气象局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公开形式不够规范等问题,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职工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少不小差距。年,市气象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机制,全面推动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1.与局(政)务公开相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是局(政)务公开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