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关于棚户区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棚户区改造是确保社会安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城市长远发展和安庆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为此,市政协组成调研组,于10月底至11月初,通过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赴合肥、xx市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服务民生”的原则,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8—20XX年,全市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5个,改造任务47734套,竣工11543套,累计完成投资33.8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拨付XX县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2.1亿元。今年新建棚户区改造项目39个,改造13878套。1—10月份,已累计完成投资7.54亿元,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按照《20XX—20XX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预计从20XX年—20XX年,全市将计划改造棚户区项目396个,87396户,总面积1173万平方米。主要做法有:1、突出政府主导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了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市区还建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棚户区项目建设领导包干责任制,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市长定期召开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项目调度推进会,及时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棚户区改造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专门组建棚户区改造调查摸底工作组,广泛开展城市规划区(180平方公里)范围内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现状调查,梳理核实项目资料,建立完善棚户区数据库,为棚户区改造实施提供准确的资料。市国土、规划、财政、建设等部门扎实开展棚户区项目成本核算,科学制定补偿、开发和土地招拍挂政策及方案,政府调控住房保障能力得到增强。三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统筹部署。先后编制完成《xx市城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xx市城市棚户第1页共6页区改造规划》、《xx市20XX—20XX年XX县区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及《xx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等。各县(市)按照总体规划部署,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方案,确保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按计划、按步骤整体推进。2、积极创新棚户区改造保障方式。一是积极扩充投融资渠道。将国家和省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市土地出让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净收益按规定比例纳入棚户区改造补助范围,充分发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市城投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企业等各类资金投向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目前,市区已累计安排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1.98亿元,发行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债券18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12.24亿元,有力地保障了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需要。二是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根据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棚户区改造用地优先供应安排,在年度用地计划中单独列出,保证棚户区改造用地足量供应。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多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免收,有效降低了棚户区改造行政审批成本。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市建委、市土地收储中心等市直职能部门主动对接棚户区改造项目,优先安排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大力精简审批业务流程,棚户区改造项目服务效率逐步得到提高。3、强化棚户区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一是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与建设、申请、审核和分配、使用与退出、监督管理等作出严格明细规定。按照项目管理“六分开”原则,将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个环节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对应职能部门,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高效统一的运行监管机制。二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认真组织好项目施工图纸设计,对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招投标,坚持优中选优,确保方案科学、设计合理、建设队伍素质过硬。三是坚持“三控三管一协调”。切实把握投资、质量、进度控制工作,紧紧抓住合同、安全、信息管理主线,协调治理好施工现场环境,督促工程进度,确保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