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历史(一)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平原,现在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古黄河曾经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 年前在宁河县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隋朝修建京杭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今金刚桥三岔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了盐仓。北宋归辽国管辖,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南宋金国贞佑二年,(1214 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在今天后宫附近形成街道,是为天津最早的名称。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计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历 1404 年 12 月 23 日,明成祖朱棣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天津的历史(二)明永乐二年(1404 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 1368 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 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 1400 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1402 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 9 里多,城高 3 丈 5 尺,宽 2 丈 5 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