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助推罗陂和谐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助推罗陂和谐发展 罗陂乡位于乐安西南,是 XX 县区的西大门,东与湖坪乡、万崇镇接壤,西南与 XX 县区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48 公里,距 XX 市 XX 县区 42 公里。全乡面积 63 平方公里,总人口1.8 万余人,下辖 8 个村委会、3 个直属村小组。 近年来,我乡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特别是在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平安罗陂等方面,我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农村“三留”人员(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和社会治安管理问题、农村扶贫开发以及医疗、教育问题等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成为基层党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在农村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 应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依托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为民服务,把功夫下在百姓身上。 一、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手,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乡镇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当前,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乡镇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乡镇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乡镇基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