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细菌遗传分析的有关内容,如细菌的杂交;F因子;高频重组;用中断杂交技术作连锁图;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呈环形;F 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细菌的交换过程;重组作图;性导;三种不同的致育因子的相互关系。 2.理解转化与转导作图的原理,学会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也没有细胞核,只有染色体区,称拟核区;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染色体与细胞质分开。 2、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条裸露的DN A 分子,DN A 含量校真核细胞少得多,较易插入 DNA片断。 3、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 4、转录和翻译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难以分开。 5、原核细胞一经分裂就相互分离,呈单细胞状态。20 分钟一代。 共同性: 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传递信息的密码子是相同的。 原核细胞如 细菌、藻类、支原体。 第二节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一、营养缺陷型 在营养代谢上是有缺陷的,统称为营养缺陷型,而把正常的野生型叫做原养型。 原养型细菌对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要求很简单,只要求有葡萄糖和一些无机盐就能生活。这种能保证野生型生活的最低限度的培养基叫做基本培养基。 而营养缺陷型由于基因空突变,丧失了自己制造某种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嘌呤或嘧啶等)的能力,所以在营养代谢上产生了特殊的要求,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加了它们所不能合成的某些物质,才能使营养缺陷型正常生长。这种补加了一定营养物质的基本培养基叫做补充培养基(additiv e mediu m)。 完全培养基。 1、合成代谢缺陷型 :不能合成细菌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1)鉴别: (2)基因型的表示:用它们不能合成的物质的前三个字母来表示 印迹法(印章法)简介 2、分解代谢缺陷型: 如不能发酵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麦芽糖。 (1)鉴别: 如鉴别乳糖发酵缺陷型,在培养基上加伊红和美蓝这两种染料(EMB 培养基),原养型菌落是红色,缺陷型为白色菌落。 选择培养基 : 能把野生型和突变型明显地区别开来,使人们进行选择的培养基。 (2)基因型表示 lac-乳糖不能利用。 gal-半乳糖不能利用。 二、抗药型(resistant) 野生型细菌通常会被一定剂量的某种药物杀死,所以叫做药物敏感型(sensitive)。 1、鉴别 : 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 2、抗药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