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疗药物护理

化疗药物护理_第1页
1/7
化疗药物护理_第2页
2/7
化疗药物护理_第3页
3/7
1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化疗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医务人员了解药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十分重要。1渗漏引起局部反应的药物分类根据渗漏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1.1 发疱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 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本、胺苯丫啶、美登素等。1.2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1.3 非发疱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一般地,不能肌肉、皮下注射的化疗药物及抗生素类、植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使用中,都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2化疗药物渗漏的临床表现依据化疗药物的种类、渗漏量而表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分为三期。一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渗漏早期,局部组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剧痛、烧灼样痛;二期静脉炎性反应期:药物渗漏后第 2-3 天发生,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呈条索样肿胀、变红、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有发热;三期组织坏死期: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结构受累。3渗漏引起局部反应的机理3. 1 药物与组织细胞的 DNA、RNA 结合,产生细胞毒作用蒽环类渗出后嵌在 DNA 链上,引起的反应是慢性的。因为存在正常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链性反应,所以愈合很慢。3. 2 抑制炎性细胞的生成皮下组织有水肿现象,但未见有炎性细胞侵润现象,说明其为非炎性改变。3. 3 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受损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的慢性损害,细胞内空洞形成,线粒体肿大及一种特异的粗糙的网状结构形成。4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4. 1 药物因素与药物的 PH 值有关如异长春花碱属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药物渗漏皮下。另外,与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有关。4. 2 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老年人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疗药物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