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1/9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9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3/9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 12 课水陆交通的变迁教材分新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第 12 课《水陆交通的变迁》,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交通与社会变迁)讲述了人类社会水陆交通的变迁的概况。敎学目祢与核心雷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水陆交通的变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和主要交通工具,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航线和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业的概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和近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难点: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课前准畐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约公元前 3500 年两河流城的双轮车模型。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对!交通工具的发明。那么,人类社会水陆交通的变迁概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讲授新课】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外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概况如何?有何具体表现?国性道路网。(3)汉朝: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4)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5)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二)水路交通运河1.春秋战国:已有运河。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4.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 1800 千米,为世界之最。5.17 世纪法国: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6.17 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