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登记管理的调研报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地走向规范,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随着登记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设法解决。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事业单位383个,已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355个,登记率为93%。应参加20XX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年审的单位276个(因乡镇事业单位正在搞机构改革,未包含在内),已申报参加年检的事业单位276个,其中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276个,合格率100%,同时办理事业单位变更登记14个。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难点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1、少数事业单位法人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还不到位。一些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法定代表人,对法人登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登记不登记无所谓,事业单位甚至包括一部分举办单位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缺乏理解,不登记也不影响自己开展业务活动,法律意识淡薄,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没有用足用活法人单位应有的权利,更不能用这些权利来维护本单位的利益,还有些举办单位主要是缘于部门小集体利益,把所属事业单位视为人员的蓄水池及财力的支持库,不愿意让所属事业单位参加登记。2、制约机制不健全,对事业单位处罚难到位。在登记过程中,不少事业单位认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比不上企业登记,企业法人如果无照营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执行若干处罚决定,轻者没收、罚款,重则查封银行帐户,追究法人代表责任。而事业单位登记主管机关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执法力度远远比不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对不办理“登记证”也可以处罚,但多是粗线条式的,可操作性不强,编制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也很难落实到位。3、主管部门放权不够,事业单位对自身定性不准。行政机第1页共4页关对事业单位大包大揽,尽管经过改革,在形式上解决了政事分开的问题,但实际上不少部门还主客观上不愿或一时难以实现政事分开,有的事业单位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始终把自己摆在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股室位置,有些事业单位从人、财、物到业务工作都与举办单位分不开,基本上不以本单位的名义开展活动,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本身职能的弱化。4、法人登记业务工作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业务人员在填写各种登记表时涂改、错漏较多;二是开办资金严重不足,相当一些独立的事业单位没有按规定单独设立账户,严格讲没有法人资格;三是悬挂单位牌匾与法人登记名称不符,或者是法人名称变更时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四是双重法人登记,既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又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五是有的设立了事业单位机构,至今唱“空城计",既无一人,又没有履行职能。三、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对策针对以上难点与不足,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要有政策支撑,做到管罚并重。对事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必须有政策作支撑,坚持依法办事,因为登记工作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我们要以国务院颁发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依据,不仅要认真学习《条例》和认真贯彻执行《条例》,还要学习、掌握其他相关法规、办法,并做到理解透彻、应用得当,要做到依法加强登记管理,规范事业单位的从业行为;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不按《条例》从业的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对其采取适当罚款,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街接,停发其经费,严重者停办一切机构编制事宜,直至注销机构,收回编制。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培训。首先要加大宣传氛围,要把对事业单位登记的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以会代培、宣传标语、广播电视、发放资料等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普遍了解事第2页共4页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程序、目的、意义,提高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其次要着力抓好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工作,全面系统地开展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学习培训,就《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