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经济环境分析GDP总量及增速(2005-2009年)起点不高,但增速快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6.0%;地方财政收入达14.7亿元,增长8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4.3亿元,增长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54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95.6亿元和41.9亿元,分别增长28.1%和65.4%。单位(亿元)大足经济环境分析附图1:宏观经济增长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模型自2004年起,随着城市建设整体发展的提速,大足城市经济快速提升,为大足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市场积淀。小于4%4-5%大于8%5-8%萎缩快速发展停滞稳定发展大足经济环境分析大足人均GDP情况–2009年,大足县完成GDP118.63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重庆市同比增长的平均水平,人均GDP值为2264美元左右,低于全市人均水平(3358多美元)。虽然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足经济环境分析附表1:人均GDP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模型人均GDP地区房地产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特征0-800美元启动期以生存性需求为主房地产产业超速发展产品结构单纯,呈现数量型特征800-4000美元快速发展期生存、改善需求兼有房地产产业快速发展产品以住宅为主,数量和质量并重4000-8000美元平稳发展期改善需求为主产品仍然以住宅为主,对质量的要求高于数量8000-20000美元减缓发展期改善需求为主综合发展型市场大足经济环境分析产业结构状况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7.2︰46.9︰35.9。,“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更加巩固和优化。200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增长25.0%;实现增加值48.2亿元,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2亿元,增长42.3%;规模以上企业达260户。其中,大足工业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7亿元,居全市第16位,五金科技城列为部、市共建重大项目,大足工业园区成为全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住房、汽车、高档家电、教育、通信领域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总值2.5亿元,自营出口743万美元;引进一定规模项目56个,协议资金63亿元。产业结构以工业为重点,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大足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收入状况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大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快速增长的收入水平必定会提高整体市场的购买力,对于大足房地产市场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及房物价格稳步有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零售总额增速快,消费力逐渐增强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分别增长12.6%、15.0%,在西部8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居第54位,比上年晋升10位。消费、收入状况大足经济环境分析大足经济环境分析小结大足人文及城市面貌大足经济环境分析大足城市发展阶段解读和机会点大足房产总体情况在售楼盘要素分析大足房地产发展阶段解读及供应市场机会点分析客户需求问卷结论本项目基于市场得到的初步发展方向大足房地产客群判断及需求市场机会点分析大足与主城关联性本项目可能存在的提升要点描述专业人士座谈结论近期房地产政策分析预判政策对大足房地产的影响第一部分:大足城市发展阶段解读和机会点市场潜在供应分析大足与主城关联性今年主城拓展全面进入外环时代。按照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加快与周边核心城市(成都、武汉、贵阳、西安等地)的关联性,尤其是成都。成渝经济圈正在快速发展,不论是成渝高铁还是高速路的开工建设,势必增强两地经济往来。而两地之间的区县则成为成渝共赢的惠泽之地。主城加快外扩步伐,加强成渝经济圈之间的互动大足位于“一小时经济圈”内,更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铁路、成渝高速公路、三环路等交通便捷的优势,大足将抓住历史机遇,建成“无工业县城”,将大足县城打造成宜居、休闲、适合养老的中等城市。同时,打造500亿级的工业园区,发展旅游、现代五金制造、光伏产业、创意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尤其是打造西部最大的五金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