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ABS生产工艺介绍

ABS生产工艺介绍_第1页
1/7
ABS生产工艺介绍_第2页
2/7
ABS生产工艺介绍_第3页
3/7
ABS树脂是指聚丁二烯橡胶与单体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它综合了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各自聚合物的优良性能,具有抗冲击性能、耐低温性能、绝缘性能,而且表面光泽性、着色性能良好。到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Dow 化学公司和日本三井东亚公司分别开发出本体ABS生产技术,将 ABS树脂生产技术推向了新的阶段。 1 ABS树脂工业生产技术 ABS 树脂生产装置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各种性能以及专用料的开发日趋成熟。目前工业化的ABS 树脂生产技术有:乳液接枝聚合法;乳液接枝掺混法和连续本体聚合法。其中乳液接枝掺混法又分为:乳液接枝—乳液 SAN 掺混法;乳液接枝—悬浮 SAN 掺混法;乳液接枝—本体SAN 掺混法。这 3 种 ABS树脂工业生产技术综合评价见表 1。 1.1 乳液接枝—本体SAN 掺混生产技术 该技术由于生产技术成熟,产品牌号多,产品力学性能、外观着色性能、加工性能均良好,所以是目前 ABS 树脂生产的主要方法,有近80%的ABS树脂生产厂采用该方法。乳液接枝—本体SAN 掺混工艺流程见图1。 乳液接枝—本体SAN 掺混法由于本体SAN 生产成本比较低,所以近几年开发的重点是生产高性能 ABS 粉料。目前 ABS高胶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胶乳中橡胶相 (乳液聚丁二烯主干 或 乳液丁苯胶乳主干 )的含 量 ,努 力缩 短 聚丁二烯主干 胶乳的聚合反 应 时 间 和苯乙烯和丙烯腈在 PB 胶乳上 接枝的聚合反 应 时 间 ,严 格 控 制 胶乳粒 径 和粒 径 分布 ,提高ABS树脂的冲击性能和改 善 外观光泽度 。 1.1.1 PB 胶乳合成技术 ABS 接枝主干 PB 胶乳有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和丁腈胶乳,不 同PB 胶乳对 ABS 树脂性能有一 定 影 响 ,聚丁二烯PB 胶乳可 使 树脂有较好的耐寒 性;丁苯PB 胶乳可 改 善 ABS树脂的加工流变 性;丁腈PB胶乳可 以提高树脂的耐油 性。 PB 胶乳粒 径 、粒 径 分布 、凝 胶含 量 对 ABS树脂影 响 比较大,为了保 证 ABS有足 够 的冲击强 度 ,要求 PB 胶乳的平均粒 径 要达 到 250-300nm,凝 胶含 量 控 制 在60%-80%。粒 径 分布 控 制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有利 于ABS 树脂加工流动 性和外着色性能。 PB 胶乳大粒径合成有2 种方法:1 种方法是在聚合过程中直接合成大粒径胶乳,称1 步法;另1 种方法是先合成小粒径胶乳,再将小粒径附聚成大粒径,故称2 步法。由于1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ABS生产工艺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