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实验操作(八) 地形特征信息提取 数据:在data/Ex 8/文件下 ·dem:分辨率为 5 米的栅格 DEM 数据。 ·Resu lt 文件夹: ·shanji:提取的山脊线栅格数据; ·shangu :提取的山谷线栅格数据; ·hillshade:地形晕渲图。 要求: 利用所给区域 DEM 数据,提取该区域山脊线、山谷线栅格数据层。 操作步骤: 1. 加载 DEM 数据,设置默认存储路径,使用空间分析模块下拉箭头中的表面分析工具,选择坡向工具(Aspect),提取DEM 的坡向数据层,命名为 A。 该DEM 的坡向数据如下图所示: 2. 点击数据层A,使用空间分析模块下拉箭头中的表面分析工具,选择坡度工具(slope),提取A 的坡度数据层,命名为SOA1。 3. 求取原始DEM 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 由此可见该最大高程值H 为1153.79 使用栅格计算器,公式为(H-DEM ),求反地形 DEM 数据如下: 反地形DEM 数据层calcu lation 如下(可与原始 DEM 相比较): 4. 基于反地形DEM 数据求算坡向值 反地形DEM 数据层calcu lation 的坡向数据如下: 5. 提取反地形DEM 坡向数据的坡度数据,记为SOA2,即利用SOA 方法求算反地形的坡向变率。 6. 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求没有误差的DEM 的坡向变率SOA,公式为SOA=(([SOA1]+[SOA2])-Abs([SOA1] -[SOA2]))/2 其中,Abs为求算绝对值,可点击右下侧将其查找出来。 没有误差的DEM 的坡向变率SOA 如下图所示: 7. 再次点击初始DEM 数据,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邻域计算工具(Nerghborhood Statistics);设置统计类型为平均值(mean)邻域的类型为矩形(也可以为圆),邻域的大小为11×11(这个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变),则可得到一个邻域为11×11的矩形的平均值数据层,记为B。 8. 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求算正负地形分布区域,公式为C = [DEM]-[B]。 9. 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即可求出山脊线,公式为shanji = [C]>0&SOA>70。 说明:和(&),它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栅格数据层,如果对应的栅格值均为非 0 值,则输出结果为真,(赋值 1),否则输出结果为假(赋值 0)。 选中shanji 数据层,将属性值为 0 的设为空值,透明显示: 使用表面分析中的hillshape 工具,创建地形晕渲图hillshade,叠加在shanji 数据层之下,地图显示效果更佳。 10. 同上,在栅格计算器中,键入公式 shangu=[C]<0&SOA>70,可求得山谷线: 将计算结果进行重分类,所有属性不为 1 的栅格属性赋值为 NoData: 将山谷线数据层re_shangu 与地形晕渲图hillshade 叠加,地图窗口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