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BS 技术创新点 1、汽车爆胎事故防范及现有技术 汽车爆胎引致重大交通事故和损失问题,是汽车诞生 100 多年来一直困扰汽车业界的技术难题,最早的爆胎后事故防范技术发明专利(US 2174464A—自动制动控制机构)见于1939 年的美国,1999 年,仍有获得美国专利授权的发明专利(US 5934768A—制动控制装置)公布,上述公布的现有技术方案均从在爆胎后解除爆胎车轮制动功能着手,囿于未对爆胎车轮及车辆动态力学状况与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进行联系和科学分析,受到汽车传统技术理论或观念的局限所致。 修改后的美国联邦运输法规定,2003 年 11 月 1 日起,新出厂的汽车必须配置 TPMS系统,2007 年 9 月 1 日起,所有汽车必须具有 TPMS 系统。TPMS 是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已经成为汽车业界的专有名词,足见汽车业界和世界公众对爆胎问题的重视。 上世纪 80 年代起,轮胎技术受到汽车业界的关注,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轮胎生产大国,陆续推出各种新型轮胎产品,代表性的有米其林公司生产的"PRX"轮胎。上世纪末的 90 年代中期开始,PRX 轮胎进入商业应用,本世纪开始,新型轮胎技术频繁出现于各种煤体。 TPMS 技术核心是对轮胎气压、温度进行即时监测,向驾驶员作出信息预警,现有 TPMS技术的目标为轮胎信息预警提示,且基于省电模式下的信号采样频率受到限制,该技术方案设置的轮胎气压采样频率(每6 秒采样一次)无法对突发的爆胎(0.1 秒左右)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采样,因此,TPMS 技术产品无法对爆胎灾难实施救助。 国内在 2003 年起进入 TPMS 研发高峰期,近 300 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 TPMS 产品研发,但由于 TPMS 功能仅限于信息预警,市场反应远远低于预期,从国内目前情况分析,若非 TPMS 强制性标准出台,则 TPMS 产品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PRX 轮胎的学名为自支持轮胎,核心是降低轮胎的截面高度,设置专门的轮辋圈箍,在轮胎泄气后用圈箍支撑轮胎,降低爆胎事故的风险程度。但PRX 轮胎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轮胎截面降低大大降低了轮胎的减震性能,使汽车舒适度性能下降,且轮胎制造成本大幅增加,应用前景并不乐观(PRX 轮胎已在20 世纪80 年代商品化)。 TPMS 和PRX 技术均未涉及汽车爆胎后的主动防护救济,且PRX 产品由于价格因素和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轮胎截面高度降低后刚度增加,车轮附着力下降而必须增加轮胎宽度,导致滚动阻力增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