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呼吸机是利用机械进行人工通气来维持和改善呼吸的一种支持治疗措施。替代和改善外呼吸,减少呼吸耗功,缓解呼吸肌疲劳。 二、呼吸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应症: 1.严重呼吸困难,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2.呼吸频率>35 次/分/< 6 次/分;3.致命性低氧血症(PaO2<40m m Hg 或PaO2/FiO2(氧合指数)<200m m Hg(正常400—500));4.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 PH<7.20;5.神志和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 禁忌症: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气道梗阻未解除。 2、严重的血气胸、张力性气胸、纵膈气肿、大量胸腔积液、肺大疱、肺囊肿、支气管胸膜瘘未经适当处理前不宜使用正压通气。 3、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气管食管瘘。 三、呼吸机与病人呼吸道的连接 连接方式 优点 缺点 面罩或鼻罩 使用方便,对医护人员技术要求较低,可作为过渡治疗 易漏气,压迫过紧易产生疼痛,易引起腹胀,无效腔较大,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咳嗽,吸痰时需中断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插管迅速、可使用较粗的插管 病人不易耐受、插管不易固定、导管较长、吸痰不易彻底 经鼻气管插管 耐受比经口插管好 插管直径最大与鼻孔相同、不能使用较粗的插管 、吸痰不易彻底、易堵 经气管切开 耐受好,、吸痰容易彻底, 不易堵塞、可长期使用 经过一次手术 四、呼吸机治疗基本条件的设置 (一)、呼吸模式 1、间歇正压通气(IPPV ) ※通过设置潮气量 VT 和频率f,利用固定的强制分钟通气量 MV 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呼吸机提供全部呼吸功。 ※适用于自主呼吸消失或很微弱的患者,应用于自主呼吸较强患者,则很难达到自主呼吸的协调。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 SIMV 是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混合的呼吸模式,由指令呼吸来保证患者的部分通气量或最低通气量。 ※若在 SIMV 触发窗内有自主吸气并达到触发灵敏度,呼吸机则同步输送一次指令通气。 ※若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较弱不能触发时,在触发窗结束后呼吸机自动给予一次指令通气。 ※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潮气量或/和压力进行通气,在两次正压通气之间允许患者自主呼吸。 ※适用于自主呼吸不足的患者以及在逐渐脱离呼吸机时用。 3、持续正压通气(CPAP)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均由病人决定, 机器仅在一定的吸入氧浓度和压力下送气。 ※在脱机前使用。 4、辅助自主呼吸(ASB) CPAP ASB(压力支持通气) ※病人呼吸触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