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设置及批改方案(试用稿)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容和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区教研室计划要求,我校积极实施作业改革,设计出具有小学特色的作业,具体体现在:一、在作业要求上:由统一性作业转变为选择性作业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是有差异的,作业的统一性、必修性、规定性,必然导致学生信心的丧失。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也就是说,有作业任务,但不是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有选择性完成。这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注重了学生的层次性。使所有的学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二、在作业容上:由单一性作业转变为综合性作业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教材的编写也力求在这方面突破。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淡化了知识体系,强调了能力、方法、情感的和谐发展。课后的练习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凸现人文色彩。这样的设计意图,就是要教师变单一的知识教学转向综合性教学。教材编写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以及实际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开发教材,那么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也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不在多,而在于精,作业不能仅限于教材的练习,要突破教材的局限,要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我校的语文作业,教师让学生多去读书思考,多让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多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并且以手抄报、诗配画、听声悟道、书海拾贝等综合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展示出来。三、在作业方式上:由独立性作业向合作性作业转变页脚..以前的作业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性操作,学生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作业的。但是,人有求知的需要,有情感的需要,有交往的需要。针对小学生天性就是好动的、好玩的、好奇的这一特点,在布置作业时也要考虑让学生体验到作业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体验过程,做作业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允许学生自由结对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寻求同伴、家长、教师的帮助。从策略上,教师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也就是说学生很不容易独立完成,迫使他们寻求他人合作。四、在作业评价上:由教师评价向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