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南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南宁市秸秆资源化利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基本原则(一)农用优先,多元利用。优先满足我市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需求,合理引导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其他综合利用方式,推进秸秆多元循环利用。(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禁烧区是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重点区域,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利用是重点利用内容。各县区要按照就地就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有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县区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适当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四)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市政府定方案、定目标、抓协调、抓督导,抓考评,县区政府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上下协力共同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二、主要目标任务2020 年,全市完成秸秆综合利用 540.5 万吨以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5%以上,禁烧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100%。其中,青秀区 15 万吨、隆安县 31 万吨、横县 121.5 万吨、宾阳县 48 万吨、上林县 38.5 万吨、武鸣区 102.5 万吨、马山县 25 万吨、兴宁区 9 万吨、邕宁区 52 万吨、江南区 39 万吨、西乡塘区 19 万吨、良庆区 40 万吨。重点在全市建立 10 万吨以上的秸秆收贮加工示范基地 3 个以上,建立 5 万吨以上的秸秆收贮加工示范基地 3个以上,建立 1 万吨以上的秸秆收贮加工基地 6 个以上,同时,各县除重点实施秸秆收贮加项目外,还要根据本县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任务开展秸秆还田等多元化秸秆综合利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秸秆收集、转运、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探索出可持续、可推广的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和长效机制。(一)重点支持青秀区、隆安县、横县等县区建立 10 万吨以上的秸秆收贮加工示范基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秸秆收购加工和综合利用模式和长效机制。(二)支持宾阳县、上林县、武鸣区等县区建立 5 万吨以上的秸秆收贮加工示范基地。并探索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秸秆收贮加工和综合利用模式和长效机制。(三)支持马山县、兴宁区、邕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