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建设规划(2012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一、学校背景分析:本校开办以来,在历任领导及师生的齐心努力之下,学校稳步向前发展,办学特色逐步显现。多年来,学校坚持“师生为本、整体发展、创建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实施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奠定了的良好基础。㈠、师生情况:目前学校有 16 个教学班,576 名学生,教职员工 47 人,其中在编在岗教师 41 人,大本学历达 74.42%,大专学历 16.28%。中高教师 2 人,占教师数 4.9%,小学高级教师 19 名,占44.19%,区级骨干教师 4 人,校级骨干 9 人。㈡、发展优势与经验:1、学校办学规范,严格执行市教委课程计划,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课程架构能立足学校实际,努力顺应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建设目标清晰。2、虽然学校近几年新进教师较多,整支师资队伍平均年龄较低,相互间的教学水平差异较大,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较强,多年的队伍培养,梯队结构逐步构成,各层面教师课程执行水平均有提高。同伴互助、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3、学校在前轮发展中,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突出了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拓展型课程建设基本能凸显以推动学习、培养技能、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和促进功能。这为新一轮学校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突出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4、学校基本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目前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先进,优越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㈢、存在的问题:1、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发展不平衡,三类课程的实施还存在差异,有些自主拓展的课程开设质量还不高,探究型课程仅局限于完成探究学习包,校本课程还较薄弱,还有待完善。2、近年来,教师课程意识虽在不断增强,但课程的实施能力参差不齐,校内人力资源的不足,对学校拓展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一定影响。3、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性尚待提高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的完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二、指导思想:以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普陀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以及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思路,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积极构建立足学校现状、适合学生身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