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1页
1/14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2页
2/14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_第3页
3/14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一、读懂文意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到)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气助词,表肯定)。”(《学而》)2.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子曰:“朝.(早晨)闻道.(仁义之道),夕死可矣。”(《里仁》)4.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向看齐,与样)焉(代词,他),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里仁》)6.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坚强),任(担子,担当的东西)重而道远。仁以为(把……作为)己任(责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盛土的竹筐),止.(停下来),吾止也。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下)一篑,进.(前进),吾往.(前进)也。”(《子罕》)9.子曰:“知.(同“智”,智慧)者不惑.(疑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1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约束自我)复礼.(先王之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为仁由.(靠)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资质愚钝),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11. 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实践)之者乎?”子曰:“其.(表委婉推测语气的副词,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施加)于人。”(《卫灵公》)12. 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那)《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之事.(侍奉)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二、文本理解1.理解“仁”的内涵(1)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请解释“克己复礼”的内涵。答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