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M(Enterprise Operating Model)企业经营模型 第一章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了,如今还在发展之中。面对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试图去寻找一种或者多种的解决方案。正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多样性才使我们有机会对各种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 几乎所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都是从小开始逐步发展的,这个小就是利用当时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将企业中的业务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起来或者操作起来。也就是说真正驱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是企业的业务需求,以及这个系统能够给企业带来各种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这种能给企业带来了立杆见影的系统开发,成了几乎所有企业的偏好,只要开发出来的系统能解决企业某个业务问题,企业就上。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那么这种需求驱动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处和不好之处呢?好处是很直白的,企业投入了金钱,软件公司开发了系统(生存了),企业使用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工作成本。 不好之处呢?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就会产生因不同业务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系统,但是许多系统内部有共享的信息,却无法共享,造成业务系统越来越多,交叉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一些业务逐步被淘汰,系统也被淘汰。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企业内部系统无序的建设提出强烈的不满,他们希望企业信息系统应该有序的发展,以减少重复开发、交叉开发、信息不能共享的状况。 其实,如果我们站得再高一些,站在一个行业的角度,看待行业项下的企业信息建设,就会惊呼,为什么这些企业不能用相同的软件呀,这种重复开发的浪费也太了。但是随即有人说,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软件也是不相同的,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浪费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些,在一个跨行业的角度,看待不同行业项下各个企业的信息建设,就会更加清楚的看到,我国的企业信息建设的无序。有人便会更加理直气壮地说,这个不很正常吗? 这种以企业需求来驱动,由软件公司来开发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企业内部: 1 ) 由于业务之间存在交叉,所开发的系统必然形成交叉,造成多系统交叉问题; - 1 - 2) 由于业务所属部门和地区,所开发的系统,必然带有部门和地区的属性,同样的业务因为部门和地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系统。比如北京分行的信贷分析系统和南京的信贷分析系统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