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PC工程总承包及BOT投融资建造模式介绍 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1、 EPC工程总承包的定义 EPC 是一种把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调试及试运行等任务进行综合,发包给一家(或几家)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部发出《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 号)(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的这种基本概念。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内涵的管理和服务业务,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是一个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 EPC 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业主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更关注项目的运营阶段。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以一个合适的固定包干总价承包工程,以此将工程中的多数风险让 承包商承担 ,使 得EPC 总承包模式在 实 践 中逐 渐 出现。简 单 的说 ,业主不 是工程方面的专 家,业主考 虑 更多的是工程运行所 带 来 的效益,而 不 是优 化 设计带 来 的效益。与 传 统 的业主或工程指挥 部模式(图 1)相 比 较 ,在 EPC 模式(图 2)下,业主只 与 一个总承包单 位 直 接发生 关系,所 有的设计、采购、施工分 包工作等都 由总承包方对业主负 责 ,设计、采购、施工分 包商不与 业主直 接签 订 合同 。EPC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 意义在 于通 过 设计、采2 购、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采购、施工的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设计、采购、施工分离导致的投资增加和工期延长等弊病。 图 1 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图 2 EPC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 EPC工程总承包的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化工、石化行业开始试行EPC工程总EPC 模式 传统模式 3 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使我国的工程总承包由全面推广阶段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经统计,2004~2008年期间,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由21.2%提高到了56.5%,达到3200亿元。2011年,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提倡以设计或施工为主体的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总承包,确立了总承包的法律地位。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程总承包模式迅速进入市政公用领域,已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