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 技术分析 1、 EPON 技术简介原文位置 EPON 技术由IEEE 802.3 EFM 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 年 6 月,IEEE 802.3EFM 工作组发布了EPON标准——IEEE 802.3ah(2005 年并入IEEE 802.3-2005 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PON 技术相结合,在无源光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EPON 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在点到多点的PON 中以太网帧的TDM 接入。此外,EPON 还定义了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以实现必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EPON 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 1 EPON 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 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 nm,上行1310 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PX -10 U /D 和 1000 BASE-PX -20 U /D 两种PON 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 20 km 的最大距离传输。 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 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 Gbit/s 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 Gbit/s)。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 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 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 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 的控制功能。图1 示意了EPON 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 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 主要处理ONU 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 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 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利用其下行广播的传输方式,EPON 定义了广播LLID(LLID=0xFF)作为单拷贝广播(SCB)信道,用于高效传输下行视频广播/组播业务。EPON 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OAM 功能,提供一种诸如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控制等管理链路的运行机制,用于管理、测试和诊断已激活OAM 功能的链路。此外,IEEE 802.3-2005 还定义了特定的机构扩展机制,以实现对OAM 功能的扩展,并用于其他链路层或高层应用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相对于BPON 和 GPON, EPON 协议简单,对光收发模块技术指标要求低,因此系统成本较低。另外,它继承了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强、对IP 数据业务适配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高速Internet 接入、语音、IPTV、 TDM 专线甚至CATV 等多种业务综合接入,并具有很好的QoS 保证和组播业务支持能力,是目前建设高质量接入网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 2、 EPON 技术现状 自 EFMA(Ethernet 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