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 A 在业绩管理中的作用 一、EV A 的的内涵 EV A 代表的是税后经营净利润扣除总资本成本的净值,其公式为: EV A=税后经营净利润—资本成本。 其中资本成本是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和。EV A 是从股东角度定义的利润,真正反映了股东价值的创造。如果 EVA>0?表示股东权益得到增加,企业处于盈利状态;EVA=0,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正好满足债权人和股东的预期,股东的权益和公司的价值没有实质性增加; EV A<0,则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不能完全弥补企业的全部资本成本,股东权益和企业的价值都减少了。有时企业当期的会计净利润上升未必能够使企业的 EVA 也同时上升,某些时候反而会下降。下面举一个简单例子: 甲企业 EV A=甲企业的息前税后利润-甲企业的总资本成本 =12-60×5%-40×10%=5(万元) 乙企业 EV A=14-100×5%-100×10%=-1(万元) EV A 考虑了投入资本的成本,认为股权资本不是免费的,只有当股权资本成本像其他经营成本一样在收入中扣除,所得到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因为股权资本具有机会成本,当股东决定投资于某个公司时,他就会放弃其他投资机会获得的利益。这部分放弃的利益,对股东来说就是其投入该公司的机会成本。只有当股东从该公司获得的回报高于其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时,投资才具有价值,这就是 EV A 的核心思想。 二、EV A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E 实)、防止盈余管理(如不提坏账准备)、调整稳健会计的影响(如研发费用资本化、先进先出法)等,而后得到税后经营净利润(NOPAT),然后再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计算的 E 债务资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长期负债合计; 股本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累计税后补贴收入;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市值)+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总市值)×(1-所得税率); 股本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风险溢价; 债务资本成本率按 3~5 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三、基于 EV A 的业绩评价 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中,比较常用的指标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这些会计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不能真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