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出口关系的国内文献综述第一部分:国内学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趋势一、国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的趋势国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情况1201008060402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图 1: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国内研究趋势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的最前沿。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主要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 Melitzd 在《产业内分配和异质性生产率对贸易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该模型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它用一个简单清晰的模型解决了两个基础性问题: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以及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相关文献的数量体现国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的热度。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 2004 年国内就有关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方面的研究,一直到 2008 年,文献数量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但是在 2008 年以后国内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研究文献数量有一个激增,以较大幅度增值长一直持续到 2013 年。在 2013 年以后对这方面研究处于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从以上对图形的描述可以至少看出两点。第一:国内学者的研究能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第二:2008 年以后文献的数量的激增,很可能与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大危机有关,国内学者希望通过把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借以探究中国的贸易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内学者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二、国内对“异质性企业——出口”的研究趋势图 2:国内对“异质性企业——出口”研究的趋势图本文重点考察国内学者在异质性企业理论与我国出口贸易方面的研究。从上述趋势图可以看到,国内最早对于企业贸易理论研究的文献出现在 2007 年,直到 2010 年有一个稳定增长的过程,2010 年到 2013 年也表现出了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之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但在 2008 年后中国的出口总额出现 2009 年的负增长,以及之后缓慢增长。这可能促使了大量的关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中国出口的研究文献涌现。总之,中国学者对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热情。第二部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简述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表 1 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情况比较和总结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新新贸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