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database 数据库创建 1 Geodatabase 概述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地理要素数据,而按照一定的模型、规则组合起来的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容器。地理数据库是按照层次性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的,这些数据对象包括对象类和要素数据集(featu re dataset)。 对象类(Object Classes) 是指存储非空间数据的表格(Table)。在 Geodatabase 中,对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它没有空间特征,如:某块地的主人。在“地块”和“主人”之间,可以定义某种关系。 要素类(Feature Classes) 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如河流、道路、植被、用地、电缆等。要素类之间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具有某种关系。当不同的要素类之间存在关系时,我们将其组织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中(Featu re dataset)。 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 是共享空间参考系统的要素类的集合,即一组具有相同空间参考的要素类的集合。将不同的要素类放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下的理由可能很多,但一般而言,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将不同的要素类组织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中: (1)当不同的要素类属于同一范畴。如:全国范围内某种比例尺的水系数据,其点、线、面类型的要素类可组织为同一个要素数据集。 (2)在同一几何网络中充当连接点和边的各种要素类,必须组织到同一要素数据集中。如:配电网络中,有各种开关、变压器、电缆等,它们分别对应点或线类型的要素类,在配电网络建模时,应将其全部考虑到配电网络对应的集和网络模型中去。此时,这些要素类就必须放在同一要素数据集下。 (3)对于共享公 共几何特征的要素类,如:用地、水系、行 政 边界 等。当移 动 其中的一个要素时,其公 共的部分也要求 一起移 动 ,并 保 持 这种公 共边关系不变。此种情况下,也要将这些要素类放到同一个要素数据集中。 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是Geodatabase 中的基 本 组成 项 。当在数据库中创 建了目 这些项 目 后 ,可以向 数据库中加 载 数据,并 进 一步 定义数据库,如建立索 引 ,建立拓 扑关系,创 建子 类、几何网络类、注 释 类、关系类等。Geodatabase 的数据组织如图3.21 所示 。 2.地理数据库建立的一般过程 建立地理数据库的第一步,是设计地理数据库将要包含的要素类、要素数据集、非空间对象表、几何网络类、关系类及空间参考系统等;地理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