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铜:铜锌合金称为黄铜,再加入其他元素后称为多元黄铜。(2)锌当量系数:每 1%合金元素在组织上替代锌的数量。⑶ 青铜:是铜和 Sn、Al、Be、Si、Mn、Cr、Cd、Zr 和 Ti 等合金的通称。(4)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1)碳当量:是将硅含量折合成相当的碳量与实际碳含量之和。2)共晶度:是铸铁的碳含量与其共晶点碳含量的比值。(1)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产生一定蠕变变形量的应力。(2)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引起断裂的应力。(3)持久寿命: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应力作用下引起断裂的时间。(1)液析碳化物:钢液在凝固时产生的严重枝晶偏析,局部地区碳和铬浓度达到共晶成分,产生离异共晶,粗大的共晶碳化物经轧制被拉成条带状。(2)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后缓慢冷却过程中,二次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状分布。(3)水韧处理:将高锰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并在此温度迅速水冷,得到韧性好的单相奥氏体组织。⑷ 超高强度钢:室温强度为。b〉1370MPa 或。s〉1245MPa 的钢。⑴ 晶间腐蚀:富铬的 Cr23C6 碳化物沿晶界呈网状连续析出,晶界附近形成 10-5cm 宽的贫铬区,当贫铬区 Cr含量下降到 12%以下时钝化能力急剧下降,贫 Cr 区作为阳极发生腐蚀,腐蚀集中在晶界附近。(2)应力腐蚀:在拉应力作用下,不锈钢在某些介质中经过不长的时间就会发生破裂,而且拉应力越大,越易发生破裂。⑶n/8 规律:当 Cr 的摩尔分数每达到 1/8,2/8,3/8……时,合金的腐蚀速度都相应有一个突然的降低。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和缩小 Y 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奥氏体形成元素:扩大奥氏体相区,含量高时可以使奥氏体稳定到室温,成为室温组织。铁素体形成元素:缩小奥氏体相区,含量高时可以使奥氏体相区完全消失,使铁素体成为高温组织。生产中的应用:在钢中加入大量奥氏体形成元素或铁素体形成元素,得到室温组织为奥氏体的奥氏体钢或高温组织为铁素体的铁素体钢,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5、合金钢中 K 形成元素(V、Mo、Cr、血)所形成的 K 基本类型及相对稳定性。V:即使在钢中含量很低(〈0.1%)时,也要优先形成间隙相 VC。稳定性很高。Mo:含量较高时可形成间隙相 MoC 和 Mo2C;间隙化合物 Fe3Mo3C 和 Fe21Mo2C6。稳定性高。含量较低时只能溶入 Fe3C 中,形成合金渗碳体。稳定性低。Cr:含量较高时可形成间隙化合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