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W3C Recommendation)。 2014 年 10 月 29 日,万维网联盟宣布,经过接近 8 年的艰苦努力,该标准规范终于制定完成。 外文名:HTML5.0 支持浏览器:IE9+,Chrome25+,Firefox19+ 发布时间:2014 年 9 月 完成时间:2014 年 10 月 29 日 1 、发展历程: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 HTML 标准自 1999 年 12 月发布的HTML4.01 后,后继的HTML5 和其它标准被束之高阁,为了推动 Web 标准化运动的发展,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叫做 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 -WHATWG) 的组织。WHATWG 致力于 Web 表单和应用程序,而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 专注于 XHTML2.0。在 2006 年,双方决定进行合作,来创建一个新版本的 HTML。 HTML5 草案的前身名为 Web Applications 1.0,于 2004 年被 WHATWG 提出,于 2007 年被 W3C 接纳,并成立了新的 HTML 工作团队。HTML 5 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已于 2008 年 1 月 22 日公布。HTML5 仍处于完善之中。然而,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具备了某些 HTML5 支持。 2012 年 12 月 17 日,万维网联盟(W3C)正式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HTML5 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根据 W3C 的发言稿称:“HTML5 是开放的Web 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2013 年 5 月 6 日, HTML 5.1 正式草案公布。该规范定义了第五次重大版本,第一次要修订万维网的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在这个版本中,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帮助 Web 应用程序的作者,努力提高新元素互操作性。 本次草案的发布,从 2012 年 12 月 27 日至今,进行了多达近百项的修改,包括 HTML 和 XHTML 的标签,相关的API、Canvas 等,同时 HTML5 的图像 img 标签及 svg 也进行了改进,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支持 Html5 的浏览器包括 Firefox(火狐浏览器),IE9 及其更高版本,Chrome(谷歌浏览器),Safari,Opera等;国内的遨游浏览器(Maxthon),以及基于 IE 或 Chromium(Chrome 的工程版或称实验版)所推出的360 浏览器、搜狗浏览器、QQ 浏览器、猎豹浏览器等国产浏览器同样具备支持 HTML5 的能力。 在移动设备开发 HTML5 应用只有两种方法,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