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售前咨询白皮书 前言 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问自己,你够格吗? 懵懂地闯入了售前咨询领域时,我几乎不明白售前是什么、应该做哪些工作,只记得最初的工作是从投标开始的。记得自己第一次独立承接标书任务时,整整用了三天时间才理出了一个提纲,然后用了十天时间完成了方案的编写,很幸运的是公司中了那个标,从此就开始了自己的售前之路。 在浑浑噩噩的头几年,我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公司现有的产品编写解决方案和演示PPT,以及进行项目投标活动(主要还是标书的编写和PPT 的制作)。在写方案的时候,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我比较注重理论体系的学习,并把相关的理论体系应用到方案中(说明理论的框架,并如明系统与理论的匹配度),这是我与公司之前的售前的最大区别——他们习惯直奔主题阐述系统有哪些功能。 这大概是我对售前工作理解的第一阶段吧。今天回过头去看看那段过程,最大的欠缺有两方面:一是IT 售前的方法论,不能从全局的观点去定义售前的工作,采用方法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过程;二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结,与客户接触较少,不清楚也不了解客户的实际问题,不能用理论框架去实际地解决客户的问题。事实上,当时根本不明白这些,甚至颇有些自得地认为自己还挺不错的,当然有时心情也挺复杂的,毕竟售前咨询面临的领域太广了,明显觉得自己知识不够用。 2004 年开始接触到了信息化规划,在不以为然其提交物的时候,也深深地被其方法论给震憾了。此后,比较多地关注了信息化规划的路线图和方法框架,在售前咨询过程中会以一些信息化规划模版为参照物,进行方案的编写。不可否认,起初生搬硬套的痕迹非常地明显,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慢慢地较深入地了解了信息化规划的内容以及实施路线,同时也领悟到售前咨询方案的编写也可采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全局业务的,而后者是基于局部业务的。采用信息化规划的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售前工作,也算是对售前工作理解的第二阶段吧。 后来自己开始带团队,为了培训团队中的新人,我尽量把自己理解的售前咨询的方法论教给他们,这过程中也发现自己了解的内容也不是非常地体系。为了做好培训教材,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这才发现业界对售前的称谓莫衷一是,对售前的职能和工作也没有统一的定义。而实际上,自己团队的工作也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整天忙着应付来自销售的需求。混乱的现实促使我对售前职业进行了思考——售前应该是做什么的?售前应该怎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