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2011年12月1日实施 1 总则 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 1.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 干 表 观 密 度 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等级 维勃稠度(s) V0 ≥31 V1 30~21 V2 20~11 V3 10~6 V4 5~3 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坍落度(mm) S1 10~40 S2 50~90 S3 100~150 S4 160~210 S5 ≥220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 (大体积混凝土也 可以 定 义 为 ,混凝土结构物 实 体最小几 何 尺 寸 不小于1m的大体量 混凝土,或 预 计 会 因 混凝土中 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 化和收 缩 而 导致有害裂缝产 生 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 水泥 和矿 物 掺 合 料的总 称 。 2.1.12 胶凝材料用 量 :混凝土中 水泥 用 量 和矿 物 掺 合料用 量 之 和。(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 量 的术 语 和定 义在混凝土工程 技 术 领 域 已 被 广 泛 接 受 ) 2.1.13 水胶比 :混凝土中 用 水量 与 胶凝材料用 量 的质量 比 。(代 替 水灰 比 ) 2.1.14 矿 物 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