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名词解释 表面张力—表面上平行于表面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张力。表面张力是由于物体在表面上的质点受力不均匀所致。 粘度-表面上平行于表面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张力。或作用于液体表面的应力 τ 大小与垂直于该平面方向上的速度梯度 dv x /dv y 的比例系数。 表面自由能(表面能)-为产生新的单位面积表面时系统自由能的增量。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即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 溶质平衡分配系数 K 0—特定温度 T*下固相合金成分浓度 CS*与液相合金成分 CL*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均质形核(Homogeneou s nu cleation) :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亦称“自发形核” 。非均质形核(Hetergeneou s nu cleation) :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过程,亦称“异质形核”。 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 50%左右被固相原子所占据,从而形成一个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层。粗糙界面在有些文献中也称为“非小晶面”。 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占满,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结构。也称为“小晶面”或“小平面”。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液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引起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富集,导致界面前沿熔体液相线的改变而可能产生所谓的“成分过冷”。这种仅由熔体存在的负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过冷,习惯上称为“热过冷” 。 内生生长和外生生长-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称为“外生生长”。 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枝晶生长皆属于外生生长。等轴枝晶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则称为“内生生长”。 枝晶间距-指相邻同次枝晶间的垂直距离。它是树枝晶组织细化程度的表征。 共生生长-是指在共晶合金结晶时,后析出的相依附于领先相表面而析出,进而形成相互交叠的双相晶核且具有共同的生长界面,依靠溶质原子在界面前沿两相间的横向扩散,互相不断地为相邻的另一相提供生长所需的组元,彼此偶合的共同向前生长。 离异生长-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分离的,因而形成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