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能源供应与需求呈典型的逆向分布特征,在资源上“西富东贫”,在需求上则是“东多西少”。在加快实施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西能东送”的同时,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大国外资源的采购,加强东部沿海地区接收和输送外部能源资源的能力,以保障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为此,建议在宁波这样的东部沿海城市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枢纽。宁波市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十五”以来,能源产业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的输入、接卸、存储、传输和生产(转换)综合能力为华东地区最大,具备打造国家级能源综合枢纽的特有优势和现实基础。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支持宁波市在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做优做强等方面先试先行。首先依托宁波现有的能源储运设施和已成功运营多年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在宁波建设能源原材料大宗货物交易市场,形成国家级的能源原材料专业交易中心;其次对央企在宁波岸线上岸、进港的油气资源,其销售产值纳入宁波市的统计范围,税收实行属地化征收管理,以进一步理顺能源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各地特色优势,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三是推动现在以国企为主的业主码头岸线、存储设施、长输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对各类市场主体开放,发挥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用。同时逐步放开能源的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领域。能源互联网是要构建一个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以及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大能源互联圈,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整合与互联互通,是要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其中,“源”是指煤炭、水能、天然气等各类型一次能源和电力等二次能源,“网”涵盖了天然气和石油运输网、电力网络以及铁路、公路运输网络,“荷”与“储”则是指各种能源需求以及存储设施。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革命的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互联网+”的概念,预示着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要进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