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全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认真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拓展和延伸体育青海建设内涵,青海体育“强筋骨、添智慧、保生态、促团结、助发展”的特有作用得到彰显,在不断丰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基础上,有力提升了人民体质健康水平和幸福满意指数。但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提高,体育社会组织呈现出总量偏少、分布不均衡、实体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破除政社不分、权责不清等体制机制性障碍,克服发展经费不足、服务能力不强、专职人员缺乏等发展瓶颈。为进一步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水平,推动青海体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等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对社会组织改革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我省“五四战略”目标,立足于扩展体育社会组织、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明确管办分离、政社分开、事企分隔,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依法自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管理、服务、协调、监督等作用,促进体育行政管理与体育社会管理有效衔接,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构建多元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让体育社会组织在向体育强省转变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基本覆盖、延伸基层。以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满意度为目标,将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重点放在发展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并逐步向乡村延伸覆盖。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紧紧围绕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按照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方向推进改革,加大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政社分开力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又要分门别类、注重互补,针对不同类别体育社团,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四是坚持优化服务、共享发展。在盘活存量、提高增量、提升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