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_第1页
1/8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_第2页
2/8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_第3页
3/8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本文导读:海派一词最早出现在《太平洋画报》也称海上画派,清代末期形成并兴盛于上海的中国画流派。它根植于中国的传统绘画: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也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同时,它又受到西方绘画影响:上海成为五口通商之一(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并且自 1843 年 11 月起,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导致大量海外商品流入,西方绘画大规模立足上海,形成冲击力量。它坚持本土,但又主动在域外寻找发展动力,完全体现中国绘画史上的上海城市意识。海上画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它所处的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时尚的地位相匹配。上海的开埠,孕育、造就并锤炼了海上画派的无可取代的影响力。匚)海派画家并不只是上海本土画家,大多以江浙籍为主体。当时上海的发展为画家提供了生存甚至致富的条件。所以,画家们纷沓而至。可以说,当时海上画派创作风格迥异,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其原因也因为上海这个大都市审美的复杂性。上海有新兴的资本家,有巨商,有洋行的买办,有愚公的旧官僚,有新兴的知识分子,有家产殷实的工商地主等等,他们是有着不同经历和审美的买方,更是画家的衣食父母。中外、新旧的审美,各阶层的审美,构成了迥异的买方主张。他们的兴趣和审美需求,决定着画家画什么。为此参差不齐的审美需求,成就了海上画派可俗可雅的结果。同时在形象、色彩、构图等方面也出现新的探索。而同时西方绘画大规模东来的立足点在上海,对传统的中国绘画造成了冲击。在雅俗间周旋自如,把中西结合或称洋为中用的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这对于来上海发展的画家,是极大的考验。随后,从最初的上海以谋生计的画家群,发展成一个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庞大画派,从最初迁就、讨好买方到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鲜明的艺术改变来买方,使买方心诚悦服地接受画家的审美。正式一批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方法,并以此声名卓著的大画家,促成这一结果。近些年,海上画派画家的作品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及藏家们炙手可热的关注和追捧。那接下来着重介绍以下几位代表性画家:(三)1、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牡丹图 135x33cm 福建东南 2017 春拍《牡丹图》为吴昌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