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一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1 . 课程的性质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培养学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能力,是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运行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学习完成课程目标要求。 2 . 课程的作用 通过《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方面能力目标。该课程的学习需《机械制图》、《汽车维护》等前续课程的支持,同时支撑《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 、课程目标 1 . 专业能力 (1 )具有制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计划的能力。 (2 )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检测与调整的能力。 (3 )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能力。 (4 )具有分析与描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能力。 (4 )具有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的能力。 2 . 社会能力 (1 )具有较强的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 (2 )具有作业小组团 结 ,沟 通协 作能力。 (3 )具有良 好 的创 新 能力、心理素 质和克 服 困 难 的能力。 (4 )具有独 立 学习、获 取 新 知 识、分析和能力、处 理信 息 的能力。 3 . 方法能力 (1 )具有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的能力。 (2 )具有举一反三,检修不同车辆的能力。 (3 )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通过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过程中的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分解为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6 个学习任务,将 6 个学习任务进行教学设计转化为 6 个学习情境,并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排序。以故障检修为载体,使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学生主动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