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 5 页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0 0 4 6 7 (简答题部分★6 6 ) 钟启泉、张华 辽宁大学出版社 2 0 0 7 年版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选择: 1 、课程与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核心领域。 2 、美国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以及查特斯《课程编制》是课程独立研究诞生标志。 3 、泰罗主义假设是: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其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4 、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理论的奠基者,内容为教育本质、课程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5 、博比特:课程的本质:儿童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从事的活动及经验。 6 、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方法。 7 、博比特:课程目标即能力,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遵循效率原则。由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构成。 8 、贾德和桑代克确立“行为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和方法论基础。 9 、泰勒:“现代评价和课程理论之父”,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和“评价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1 0 、泰勒原理形成于“八年研究”:3 0 年代经济大萧条,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实验研究,泰勒负责开发课程的一般程序和原理。 1 1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技术理性” 的追求,创造性、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和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略。 1 2 、5 0 年末至6 0 年末,西方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1 3 、布鲁纳《教育过程》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 4 、学术中心课程是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由知识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构成,其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1 5 、施瓦布、费尼克斯认为学科结构是“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强调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 1 6 、学术课程吸收杜威·进步主义·经验课程因素,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 1 7 、施瓦布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倡导结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建立起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1 8 、施瓦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