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_第1页
1/11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_第2页
2/11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_第3页
3/11
阿Q 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天长市铜城中学 李贻祥 引 论 《阿Q 正传》是鲁迅最重要作品之一,最初连载于《晨报副刊》1921 年12 月4 日至1922 年2 月12 日,署名巴人。作品在较广阔的背景下展开对农民生活命运的描写,创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阿Q 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早在1923 年,茅盾就写道:“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 ’这两个字。我们几乎到处应用这两个字……”①时光流转到 21 世纪的今天,“阿Q ”一词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阿Q 正传》自问世以来,阿Q 形象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许多研究者发表自已的看法。例如:茅盾先生认为:一、阿Q 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②二、“阿Q 相未必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普遍弱点的一种。”③ 冯雪峰认为:“阿Q ,主要的是一个思想的典型,是阿Q 主义或阿Q 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 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 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已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④ 有的人认为“阿Q 是一个流氓无产者”。 还有人认为:“在人民的落后部分中间也可以产生阿Q 精神的”,“未见得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有的产物”。 纵观这些争论,分歧很大,但议论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 1、阿 Q 是怎样的一个典型? 2、精神胜利法是什么?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3、阿 Q 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是什么? 本文就这些问题及精神胜利法的危害性,试作一些探讨分析。 本 论 一、阿 Q 是怎样的一个典型呢? 《阿 Q 正传》是在广阔的背景下展开对农民命运的描写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研究阿 Q ,当然首先看看阿 Q 生活的环境。未庄是阿 Q 生活的具体环境,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农村的缩影。未庄有两大阶级,一方面是以赵太爷等为代表的极少数的地主阶级,另一方面是以阿 Q 、王胡、小 D 等为代表的贫苦农民阶级。赵太爷是未庄这个封闭的封建小王国的土皇帝,有至高无尚的权威,可以呼风唤雨,对贫苦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残酷剥削。比如,阿 Q 向吴妈求爱,只因为吴妈是赵太爷家的女佣,就被秀才、老爷用竹竿打,被骂作“忘八蛋”,被地保敲榨了 400 文钱,并被扣了工钱,甚至连毡帽、破被、破衬衫也被榨去。可见封建统治者的淫威和贪婪非一般。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压迫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形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